2024年11月15日,由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伟博法治研究院主办的“新能源领域专利实务”主题讲座在阳光金融中心伟博律所北京总部顺利举行,由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双证律师孟凡臣、双证律师黄启兵、资深专利代理师董芙蓉、资深专利代理师程旭辉担任分享人,围绕新能源领域知识产权实务进行专业性、系统化和多维度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伊始,主持人伟博律所合伙人钟筱云律师对在场及线上观看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伟博开放日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钟律师表示,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能源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份额,近年来相关方面的专利布局也在持续完善。在此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对于促进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更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享环节,伟博律所资深专利代理师程旭辉老师以《新能源领域专利挖掘、布局和申请》为题,率先就我国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专利技术进行了分享和研究,以具体实践视角带领大家走入新能源领域专利实务。程老师首先明确,新能源领域是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通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提升地位,确立我国新能源领域全面优势地位。
程老师以动力电池为切入点,分析、比较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个国内双子星龙头企业的专利布局,进而引出固态电池全球申请布局分析。程老师表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近年来动力电池申请量都在快速增长,和其市占率和市场竞争力正快速提升匹配,但其中双方的申请绝对量、市场市占率、海外专利申请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同时,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专利申请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创新强度减弱的趋势,单独就固态电池这一细分技术领域来说,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却呈现井喷之势。最后,程老师强调,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技术突破主要在材料领域,从撰写权利要求书的角度主要依照方法权利要求或者组合权利要求进行撰写,方能成功进军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完成新能源资源全球布局。
伟博律所高级合伙人、双证律师孟凡臣以《新能源行业专利侵权及权属纠纷法律实务》为题,围绕“新能源产业”和“双碳目标”的时代大议题,详细分析了新能源行业专利侵权及权属纠纷的法律规定和案例评析。孟律师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的确立、专利权的特点、专利的授权条件、维权途径、侵权认定原则及赔偿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专利法的立法宗旨不仅要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还要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孟律师引入新能源行业专利侵权及权属纠纷多个典型案例,逐一探讨专利侵权案件中侵权判定原则和赔偿数额认定等实务问题。通过宁德时代公司诉江苏塔菲尔公司等“防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和正泰集团诉施耐德公司“高分断小型断路器”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孟律师详细解读了法院精细化计算侵权人侵权获利确定高判赔额的计算方式。通过拉普拉斯公司IPO上市事件,孟律师提示对于拟IPO上市的企业来讲,在上市之前,务必要做好专利质量与数量评估以保证专利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并做好专利侵权风险排查等工作。紧接着,孟律师以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为例,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在该案判决书中关于“整体分析综合判断认定侵权”“赔偿数额确定”“产品公开销售是否会破坏技术秘密的非公知性”等问题的裁判观点。最后,孟律师结合多个案例讲解了专利权权属纠纷中有关职务发明创造认定中诸如身份要件、接触要件、时间要件等问题,,并就“如何避免因员工入职、离职导致的技术信息泄露等法律风险”这一企业关心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伟博律所资深专利代理师董芙蓉老师以《汽车外观设计保护与案例分析》为题,分享了外观设计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程序。董老师表示,外观设计作为专利法的保护客体,具有富有美感、适于工业应用两大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商标的功能,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即外观设计旨在运用美学原则,通过形态、色彩、图案等因素的变化,将具有包装功能和外观美的造型,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结合路虎揽胜极光与陆风X7外观设计纠纷案件,董老师依据《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明确了外观设计无效宣告请求实务中的具体理由、客体、主体和判断方式。该案例中,路虎公司因未及时在展会结束后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导致其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从而失去了维权的基础。相反,陆风公司则利用路虎的失误,成功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最终使得路虎公司以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为案由进行维权,拉长案件期限。董老师借此案例凸显了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性,深刻警示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伟博律所双证律师黄启兵以《新能源电池领域专利无效典型案例分析》为题,从新能源电池入手,讲解了专利无效的分布情况和典型无效案例,深入研究了“参数”专利的撰写和布局。在简要介绍了近5年来我国专利无效分布情况后,黄律师通过五个典型性专利无效案例,点明了“参数”专利中被提出无效申请的雷区在于专利权利要求中参数特征限定是否明确、保护范围是否清晰、参数特征是否充分公开等。
黄律师表示,虽然专利法和实施细则没有对参数技术特征具体规定,但是在《专利审查指南》中规定,当产品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无法用结构特征予以清楚地表征时,允许借助物理或化学参数表征,但使用参数表征时,所使用的参数必须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的教导或通过所属技术领域的惯用手段可以清楚而可靠地加以确定的;并且《审查指南》中也给出了新颖性审查基准。最后,黄律师详细讲述了如何撰写和布局高质量“参数”专利,并表示,类似于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于以公式参数及相关特征限定审查是严格的,需要注重高质量创造和撰写布局。
活动的最后,主持人钟筱云律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钟律师表示,四位分享人的分享不但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还带领大家全面且深入地理解了新能源专利领域的实务问题,进一步为全球专利布局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野。整场活动干货满满,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伟博开放日”活动精彩继续!